新闻中心

捷克三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 巴比什将出任新一任总理

2025-11-07

文章摘要: 近期,捷克政坛发生重大转折——由entity["people","Andrej Babiš",0]领导的entity["organization","ANO党",0]与两支右派政党——entity["organization","Freedom and Direct Democracy(SPD)",0]与entity["organization","Motorists Party",0]达成联合执政协议,Babiš预计将出任新一任总理,开启第三次执政之路。三党联盟于2025年11月3日正式签署协议,合计掌握下议院200席中的108席多数席位,为组阁奠定基础。协议内容表明,ANO党将担任下届政府主导,SPD与Motorists分别获得多个部长岗位,与Babiš一起重新登场。此次联盟带来了政策方向上的显著调整:从对欧盟与北约的态度、对乌克兰援助的立场、对税收与财政的选择,到行政机构分工的结构都将发生变化。本文将从“联合协议的背景与组成”“Babiš再度出任总理的意义”“政策方向变化及其影响”“国际与欧盟层面的反响”四个方面进行细致阐述,深入探讨这一政治组合为何形成、为何重要、可能带来哪些变化、对欧洲乃至全球格局又意味着什么。文章结尾将对上述论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读者全面把握捷克政治这一新动向的来龙去脉与潜在影响。

1、联合协议的背景与组成

首先,选举背景为此次三党联合提供了基础。在2025年10月3日至4日举行的下议院选举中,ANO党以约34.7%的选票位居第一,显著领先于由现任总理entity["people","Petr Fiala",0]领导的中右派联盟“Spolu”所获得的约23.2%。citeturn0search3turn0search1turn0search0 因此,ANO党获得了重组政府的有利位置。

其次,组成方的协商过程也颇具看点。Babiš率领的ANO党与SPD和Motorists在11月3日签署了正式的联合执政协议,三党合计可控制下议院200席中的108席,获得多数议会支持。citeturn0search3turn0search0 协议明确了 ministerial 分配:ANO掌握主要部委,SPD与Motorists获得农业、国防、环境、文化等部门。citeturn0search3turn0search1

再次,此次联合政权的性质具有“右派集结、欧盟怀疑”色彩。SPD长期以来反对欧盟与北约的多项政策,而Motorists党则强调反对环保政策、强调汽车利益保护。协议签署后外界普遍认为,捷克未来政治方向可能偏向民族主权、反环保议题及对欧盟机制的质疑。citeturn0search5turn0search1

2、Babiš再度出任总理的意义

首先,对Babiš本人而言,此次重返总理位置具有重大意义。Babiš曾于2017至2021年任捷克总理,此次再度出任意味着他从政坛“回归”并重拾领导权。citeturn0search1turn0search3 这不仅反映其政党在选举中的胜利,也说明其在捷克政治生态中的影响力仍在。

其次,对于捷克政府而言,Babiš作为总理的再任可能带来政策连续性与变化并存。其过往政府时期就曾面临欧盟法律挑战、企业利益纷争等争议,此次再任有可能延续其“民粹结合商业精英”路线,同时也可能在执政经验上有所借鉴。

再次,从政党联盟结构看,Babiš的再任凸显了ANO党在联盟中的主导地位。协议中明确,下一任总理将由ANO党提名,标志着其在联盟中占据核心位置。citeturn0search3turn0search1 同时,其他两党虽然分得部委,但在整体战略与政策方向上须与ANO合作。此次安排凸显Babiš个人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3、政策方向变化及其影响

此次三党联盟协议公布后,政策方向与以往政府有所不同。一个显著变化是对欧盟相关议题的立场。协议中指出,捷克将不再采取欧元,且将王冠货币地位写入宪法,同时对欧盟碳排放制度及2035年停售汽油车目标持批判态度。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5

此外,在对乌克兰援助与国防支出方面亦可能大幅调整。Babiš重返政权后表示将停止捷克预算对乌克兰的援助,停止弹药供应项目,显著不同于前任政府。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1 此举将影响捷克在欧盟及北约中的立场,同时也可能引发国内外关于安全与外交政策的讨论。

再者,在经济与财政政策方面,三党联盟承诺减税、提升公共开支、削减退休年龄等,可能会导致预算赤字上升。协议中指出,将保持赤字在欧盟3%GDP内但并未承诺严格防控。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4 这些承诺既迎合选民期望,也可能为未来财政稳定带来挑战。

4、国际与欧盟层面的反响

首先,从欧盟角度来看,此次捷克政府组成被视为欧盟内部“怀疑派”力量增强的一例。外界认为,Babiš联合SPD与Motorists两支欧盟怀疑主义政党,可能削弱捷克在欧盟中的一体化步伐。citeturn0search1turn0search0

其次,在对北约与乌克兰支持的问题上,国际反应也较为关注。由于新政府有意减少对乌克兰援助、调整国防支出目标,北约及欧盟盟友可能对捷克新政府的承诺与立场表示关切,尤其是在对俄态势的协作层面。citeturn0search5

最后,从区域关系与战略层面,捷克的新政府也可能与entity["people","Viktor Orbán",0]的匈牙利政权形成更紧密互动。报道指出,Babiš与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的“维舍格拉德集团”联系加强,这也可能使捷克在中欧政治中的定位发生变化。citeturn0search0turn0search1

总结:

总体来看,捷克三党联合执政协议、Babiš将出任新一任总理,是捷克政治格局的重要转折。选举中ANO党的胜出、与SPD和Motorists的合作,标志着捷克从传统中右联盟走向一个更偏向民族主权与怀疑欧盟机制的联合体。在政策方向上,新政府可能在欧盟、北约、经济财政三个维度带来显著变化。国际社会对此亦表现出高度关注,尤其在欧盟内部的力量平衡、对乌克兰援助以及区域战略合作方面。

捷克三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 巴比什将出任新一任总理

未来,这一新政府的实际表现将是关键。若能稳健推进内部政策并兼顾对外承诺,则可能为捷克带来新发展。但若财政、外交或安全政策出现重大偏差或挑战,也可能引发国内外对其合法性与稳定性的质疑。捷克走向何方,将不仅影响其自身,也将成为中东欧政坛及欧盟内部观察的重要风向标。